2022/01/21
由於傳統的腫瘤病理組織採樣切片只有薄薄一片,無法窺見全貌,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及生科院教師組成的新創團隊「捷絡生技」,研發出全球首創的3D數位病理影像系統,配合AI輔助診斷平台,可「看」到完整採樣組織的立體彩色影像。 更多
2019/11/15
【清華首頁故事】。腦科學中心主任江安世院士近期與腦科學中心人腦圖譜組組長、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壁彰博士共同開發「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」,讓超解析顯微技術更進一步,將觀測細胞層級一舉推展到能看清楚在全組織內的單一蛋白質分子。
2019/09/04
跨域創新 前瞻未來 科技部重點補助大學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2019成果亮點展現
科技部與教育部攜手合作,共同補助大學設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, 其中以發展重點產業技術領域為導向的18個研究中心為重點投入補助對象。
腦科學研究中心擁有現今全球最大量的腦神經3D影像資料,過去10年積累約10 terabyte的資料量。由於超解析顯微影像及自動化多尺度顯微取像等技術的突破創新,預期未來將以每個月約10 terabyte的資料量速度取像。
記憶為腦之核心功能,當腦接收制約(conditioned stimulus, CS) 及非制約(unconditioned stimulus,US)的先後刺激時,分別有特定相互連接的腦神經細胞有感知反應;當同時接收CS/US刺激時,反應的腦神經細胞則有部分不同於兩者的加總,並產生關聯性記憶。
腦科學研究中心全面性驗證長期記憶之腦功能圖譜,著力於建構神經元到神經元間的資訊傳遞,包含資訊的感知、流動、調控、固化、儲存及提取等所有相關神經迴路。結合臺灣在地發展之領先科技,腦科學研究中心將著重於研究記憶神經元之基因活化、分子調控、蛋白質生成、電生理特性、神經連結形成等基礎機制。
腦結構描繪是理解大腦的基礎,全球至今收集各種動物約3萬種腦神經細胞3D影像(2015 Nature 520:13),其中約2/3由清華腦科學中心提供。腦科學研究中心配備有14台共軛焦顯微鏡,為全球最大規模3D取像的腦科學中心。利用創新發展的原位3D影像自動取像技術,腦科學研究中心已取像約6萬顆腦神經細胞3D影像。
深度學習技術近年來逐步應用於各式生物體學(-omics)大資料的分析。雲端化自由擴充的的平台及計算加速器(GPU、Phi)提供了大數據分析的利器,分散式資料保存提供了未來分散式分析運算的基礎,智能化(AI)技術的導入提供了創新應用發展的契機。
建構三維腦神經網路結構與功能圖譜需要多種關鍵技術,創新發展相關技術需要多面向跨領域的整合,橫跨生物科技+資訊工程+奈微機電+光學顯微技術等系統整合。
人腦是全身上下最複雜的組織,使用全身80%能量來處理我們每天的工作。MRI,FMRI與EEG的問世,讓我們有機會一窺腦中結構與活動的奧秘。
教育的目標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升人腦的功能與效率。近年來腦科學快速進展,許多新的腦知識與次世代人才培育息息相關,歐美各國紛紛訂定腦意識週(Brain Awareness Week)提倡全民腦意識教學計劃。